
♬..♩~ ♫. ♪..
5月10日,上海惠灵顿国际学校夏季音乐节上,一群来自湖南山区的孩子用弦乐四重奏和童声演唱了《小美满》。三天前,他们还在平江县芦溪村的山间小学里,伴着晨雾和鸟鸣练习琴弦——千里琴缘,始于一场山海共鸣。
大山里的音乐社团——
一束光与九粒种子
芦溪小学坐落在福寿山深处,被层层叠叠的竹林和梯田环绕,只有一条蜿蜒的山路通向外界。五年前,特岗教师杨首骏来到这里,用旧课桌拼成谱架,手抄乐谱,将山雾颤音、涧流跳弓教给九个孩子,组建了“未知艺术家乐队”。这支乐队,成了深山里第一缕弦音。
转机藏在锦鲤摆尾间。十年前,湖南子非鱼渔业公司的肖志冬、肖志伟兄弟来到芦溪村,在青山间培育出斑斓锦鲤,更与村民结下深情。2024年镇上的黄桃节上,“未知艺术家乐队”表演如光穿透肖志伟的心。他把视频发给了上海锦鲤同好沈迪先生,换来一句“琴声里有我们要的纯粹。”
上海企业家沈迪与太太共同创立了恒音桥音乐慈善基金会,常年助力山区孩子音乐梦。至此,他们与肖氏兄弟联手,凿通这条从山坳到外滩的音符隧道。
黄浦江畔——
当山泉汇入江流
山野音乐表演的涟漪漫至黄浦江畔。在基金会推荐与对接下,英国惠灵顿学校(上海校区)向“未知艺术家乐队”递出了橄榄枝,邀请他们参与2025年夏季音乐节(Summer Festival)。5月8日,高铁载着3名教师与9名孩子驶向上海。
录音棚内,芦溪少年与沪上琴童以《卡农》织月、《小美满》摇星。四重奏组琴箱里凝着山涧晨雾,摇滚乐队从课间即兴跃上主舞台。杨老师望着玻璃外的孩子,恍见十年前执琴的自己。
演出当日,孩子们从紧绷到舒展,赤诚嗓音如春泉漫过观众心堤。下午,孩子们与基金会联合开展义卖募捐,义卖所得化作新谱架与琴弦,将重返大山。
种子的归程——
月光铺桥
临行前,孩子们参观了自然博物馆和外滩。回村后,杨老师依然带着学生每天练习,琴声依旧准时在群山间回荡,只是这一次,孩子们的心里多了一片更广阔的天空。
“我们不是要培养音乐家,而是想让山与海的孩子共享同一片月光”发起人沈总的话语,道出了这场音乐之旅的深刻意义。
在芦溪村,这所小小的山村小学依然安静地立在半山腰,教室的窗户敞开着,琴声和风声交织,偶尔还能听见山涧流水的回响……
责编:袁心群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